题池州弄水亭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 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一镜匳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鴈栖,枕上巴帆去。 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 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漫流罥苔槎,饥凫晒雪羽。 玄丝落钩饵,冰鳞看吞吐。 断霓天帔垂,狂烧汉旗怒。 旷朗半秋晓,萧瑟好风露。 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 幽抱吟九歌,羁情思湘浦。 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小山浸石棱,撑舟入幽处。 孤歌倚桂岩,晚酒眠松坞。 纡余带竹村,蚕乡足砧杵。 塍泉落环珮,畦苗差纂组。 风俗知所尚,豪强耻孤侮。 隣丧不相舂,公租无诟负。 农时贵伏腊,簪瑱事礼赂。 乡校富华礼,征行产强弩。 不能自勉去,但媿来何暮。 故园汉上林,信美非吾土。

译文:

在弄水亭前,溪水波光粼粼,那翠绿色的水流好似飘动的丝绸在欢快起舞。 精美的筵席摆在那茂密的青草之上,四周的山峰如紫色的雾霭般连绵起伏。 亭子的建筑结构如同螭龙盘曲,巧妙地占据了绝佳地势,翘起的屋檐好似飞鸟展翅,就像轩敞的门户。 弯曲的堤岸就像一面镜子,大颗大颗的雨点打在水面上,如同万颗弹丸跳跃。 栏杆前有大雁栖息,枕头上仿佛能看到驶向巴地的帆船远去。 修长的竹子排列在长廊两侧,像是在侍奉着;茂密的蕙草在幽静的园圃中尽显妩媚。 杉树像碧绿的旗帜,花朵簇拥在一起,好似红色的墙壁。 我停下酒杯等待着晚月升起,月光幽幽地洒在幽静的小洲上。 客船上那孤独的灯火闪闪发亮,万里之外的人在夜里交谈着。 缓缓流动的溪水缠绕着长满青苔的木筏,饥饿的野鸭晒着洁白的羽毛。 我垂下丝线挂着钩饵,看着冰清的鱼儿吞吐着食物。 天边的断虹像从天而降的披肩,火烧云像愤怒的汉军旗帜在翻腾。 初秋的早晨,天空格外明朗开阔,秋风萧瑟,带着清凉的风露。 眼前的景色如此光洁,仿佛伸手就能揽入怀中,我真想把它藏进自己的胸怀。 我怀着幽情吟诵着《九歌》,羁旅的愁思飘向了湘水之滨。 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我整天都能有美好的遇见。 小山浸在水中,露出嶙峋的石棱,我撑着小船驶入幽静之处。 我独自在桂岩旁唱歌,傍晚喝着酒在松树林里入眠。 曲折的道路旁是翠竹环绕的村庄,蚕乡处处传来捣衣的声音。 田埂间的泉水滴落,好似玉佩相击的声响,田畦里的禾苗参差不齐,就像精美的织锦。 这里的风俗能看出人们所崇尚的东西,豪强也以欺负孤立无援的人为耻。 邻居有丧事,人们不会再舂米;缴纳公租时,也没有人会拖欠。 农忙时节,人们重视伏祭和腊祭,用首饰等物品来行礼仪之赠。 乡村学校重视华丽的礼仪,出征的人能制造出强劲的弓弩。 我不能勉励自己离开这里,但遗憾的是来得太晚了。 故乡是汉水上的园林,那里虽然美好,但终究不是我的归宿之地。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