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窓睡。 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 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 大者麤十围,小者细一指。 㨝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 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 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 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 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𪩘多名寺。 疎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译文:

在那座山城中,树叶已被染成了红色,山下流淌着碧绿的溪水。溪上的小桥正通向吴地的道路,路边酒旗飘扬,仿佛在夸耀着酒的醇美。 我下马在这里为你送行,放声高歌,要与你一同沉醉。我知道你身怀各种才能,就像一座城池里汇聚着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你在这空山中隐居了三十年,穿着鹿皮裘衣,常常挂着窗纱就安然入睡。 你说陇西公是你相知相投的知己,他的召唤让你内心飘然向往。你举起酒杯遥对吴门,说从今朝起就要为他而起身奔赴。你能拉开三百斤的强弓,行囊里装着数万页的书籍。你表明自己的态度,若是去打仗就一心作战,若是去为官就认真为吏。愿意倾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只听从陇西公的指挥。 我说那陇西公,是个宽宏大量、品德高尚的大君子。他常常想着选拔各类人才,来为国家的治理贡献力量。就好像工匠见到木材,哪怕是看着不顺眼的也不会轻易舍弃。大的木材粗达十围,小的木材细如一指。那些短木桩和栋梁之材,他都能让它们各得其所。一旦要建造明堂,他一挥而就就能达成。 我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同样也受到了陇西公的恩惠。你这位处士常常说,那些残余的敌人就像猪狗一样。你总是遗憾自己两手空空,没有机会拿起马鞭去冲锋陷阵。如今你能追随陇西公,就如同老虎添上了双翼。 陇西公可不是仅仅能做刺史的人才,他应当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施展抱负。而你有着魁伟奇异的姿态,必定能实现自己一生的志向。 东吴有丰富秀丽的风光,翠绿的山峰上有许多有名的寺庙。秋天里,稀疏的烟雾缓缓飘动,你独自饮酒,想必会回想起平生的种种思绪。希望你能写信问候老朋友,别忘了在信尾写上我的消息。倘若陇西公偶尔忆起我的姓名,你就替我说我如今十分憔悴。
关于作者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