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 遶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译文:

牡丹花的花瓣层层叠叠,花萼也相互簇拥,那艳丽的色彩仿佛要烧着栏杆,直映得天空也亮堂起来。 清晨的阳光里,牡丹展现出娇艳的姿态;傍晚的烟雾中,它又似带着醉意般艳丽迷人。 乍一看,还以为是绚丽的云霞降临到台阶之上;再瞧瞧,又好似明亮的烛火从笼中透出。 绕着花丛行走,惊讶于地面仿佛都被染成了赤色;换个座位坐下,感觉连衣服都映上了红色。 那殷红艳丽的花朵肆意绽放,一丛丛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就算是精心裁剪的丝绸,也比不上牡丹的模样;就算是用茜草染出的颜色,也不如牡丹这般鲜艳。 这娇嫩的花朵,真怕被人看坏了;如此鲜美的色泽,又担心被太阳炙烤融化。 它像美人一样含着昨夜的露珠,在春风中烂漫地开放。 尽情欣赏时,心中的情感与美景融合;悠闲吟诗间,对这景致的思索也畅通无阻。 有客人来了都懒得回去,黄莺也仿佛眷恋这美景,啼叫个不停。 世间万物,还有什么能与牡丹相比呢?就算花千金也买不来它的神韵。 如今这样的牡丹很难再见到了,就算有,恐怕也只存在于仙宫之中吧。
关于作者
唐代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