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萧建

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 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㾕㾕,近瀑雨蒙蒙。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 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 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 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 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涧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 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 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 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译文:

我从平地开始攀登那高耸的青峰,眼前悬崖峭壁重重叠叠。 行走在危险的山路上,我频繁地侧着脚小心前行;跨越壕沟时,水几乎齐到了胸口。 敏捷的猿猴在攀折桂枝时啼叫着,游人们则喘着粗气倚靠在松树上歇息。 走进山林,感觉寒意阵阵袭来;靠近瀑布,就像被细雨笼罩一般。 山间的小路在光滑的石棱之上,寺庙仿佛是在手掌般的山间平地中开辟出来的。 幡旗和花朵轻轻拂动着洁净的地面,亭台殿宇的影子倒映在晴朗的天空中。 这一处处的胜景各有不同,每一处庭院都能遇见高僧。 泉水里的鱼儿仿佛在等待着僧人洗钵,老猕猴调皮地戏耍着撞钟。 外面的门户依靠着云雾遮掩,厨房中用水力舂米。 有时搜寻泥土来和面粉,还捡拾橡子来当作种子。 渡过沟壑时沿着木筏前行,十分惊险;手持灯笼深入山洞,探索到尽头。 两侧的山崖如墙壁般陡峭,仿佛要将天空夹开;水流穿过石头,激起的波浪汹涌澎湃。 山涧中的雾气清新,没有一点尘土;潭水幽深碧绿,传说里面藏着蛟龙。 开垦的山田一片洁净,山谷里树木郁郁葱葱。 我这山野之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登临,这山间的房屋总是如此幽静。 寒冷时在树根旁生火取暖,夏天则有竹梢间的清风吹进窗户。 边疆需要贤能的宰相来谋划,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圣明的君主身上。 如果你能舍弃名利,年末时就来和我相伴吧。
关于作者
唐代费冠卿

费冠卿(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著名的隐士,字子军,别号征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822),唐穆宗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 婉辞不就,终生绝迹仕途,逝后葬于鸡母山拾宝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