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行

春溪几回葛花黄,黄麝引子山山香。 蛮女不惜手足损,钩刀一一牵柔长。 葛丝茸茸春雪体,深涧择泉清处洗。 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袅袅声高机。 织成一尺无一两,供进天子五月衣。 水精夏殿开凉户,冰山绕座犹难御。 衣亲玉体又何如,杳然独对秋风曙。 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 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 自兹贡荐无人惜,那敢更争龙手迹。 蛮女将来海市头,卖与岭南贫估客。

译文:

春天里,溪边的葛花不知开了几回,那金黄的颜色就像黄麝带着幼崽,使得山间处处散发着香气。 那些南方的女子丝毫不顾惜自己的手脚会受伤,拿着钩刀,一株一株地牵引出那柔软细长的葛藤。 葛藤上抽出的丝毛茸茸的,就像春天的雪一样洁白,女孩子们把葛丝拿到幽深的山涧,选那清澈泉水的地方仔细清洗。 她们那一双双勤劳的手就像春蚕吐丝一样,在窗前,织机发出袅袅的声响,快速地运转着。 好不容易织成一尺葛布,却还没有一两重,这些葛布被进献给天子,做成五月穿的衣裳。 天子在那用水晶装饰的夏日宫殿里,敞开凉爽的窗户,即便座位周围环绕着冰山,依旧难以抵御暑热。 就算这葛布能贴身侍奉天子又怎么样呢?最后也只能在秋风中独自面对黎明,无人问津。 镜湖的女儿嫁给了鲛人,鲛人织的绡和这葛布十分相似,几乎分辨不出来。 吴地的人用角簟放在清水中,那摇曳的样子胜过披着轻盈的三素云。 从这以后,葛布这种贡物就没人珍惜了,哪里还敢再去和那些名贵的织物争夺龙袍的制作机会。 南方的女子只好把葛布拿到海边的集市上,卖给岭南的穷苦商人。
关于作者
唐代鲍溶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