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珠行

东方暮空海面平,骊龙弄珠烧月明。 海人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擘波下去忘此身,迢迢谓海无灵神。 海宫正当龙睡重,昨夜孤光今得弄。 河伯空忧水府贫,天吴不敢相惊动。 一团冰容掌上清,四面人入光中行。 腾华乍摇白日影,铜镜万古羞为灵。 海边老翁怨狂子,抱珠哭向无底水。 一富何须龙颔前,千金几葬鱼腹里。 鳞虫变化为阴阳,填海破山无景光。 拊心髣髴失珠意,此土为尔离农桑。 饮风衣日亦饱煖,老翁掷却荆鸡卵。

译文:

### 前半部分:采珠缘起 傍晚时分,东方的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海面风平浪静。深海里的骊龙正在戏耍着它那颗珍贵的宝珠,宝珠散发的光芒把明月的光辉都比了下去,好似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夜空。 海边的采珠人偶然间瞥见了这水底如火焰般的奇异光芒,仔细一看,原来是骊龙带着身上那些光彩夺目的珠宝在游动,各种珍宝闪耀,光彩错落。 采珠人心中顿时升起了贪婪的念头,他反复打量着那明亮的宝珠和骊龙的身躯,心里盘算着怎么把宝珠弄到手。他被贪婪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地劈开波浪潜入海底,仿佛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还天真地以为大海没有神灵守护。 ### 采珠过程 此时,恰好骊龙睡得正沉,海宫一片静谧。采珠人趁着这个机会,顺利地拿到了昨夜还散发着孤光的宝珠。掌管河水的河伯就算担忧水府的财宝被拿走而变得贫穷,也无可奈何;海上的恶神天吴也不敢轻举妄动。 采珠人成功地把那团如冰般晶莹剔透的宝珠捧在了手掌心,这宝珠清润无比。周围的人都仿佛走进了一片光芒之中,被这璀璨的光芒所笼罩。宝珠散发的华丽光彩晃动着,连白日的光影都为之失色,那千古以来被视为灵物的铜镜,在这宝珠面前也自惭形秽。 ### 后半部分:对采珠行为的批判 海边的一位老翁看到采珠人的疯狂举动,满心埋怨。他抱着采珠人可能葬身鱼腹而失去的生命般的惋惜,对着那深不可测的大海痛哭。老翁觉得,为了一时的富贵,何必非要去冒险夺取骊龙颔下的宝珠呢?有多少人因为贪图这千金之财而葬身在鱼腹之中啊! 那些水里的鳞虫,它们能够兴风作浪,掌控阴阳变化,引发的灾害能让山崩海裂,可人们却为了这宝珠而不顾危险。采珠人摸着自己的胸口,仿佛还沉浸在得到宝珠的喜悦中,却没意识到,因为追逐这宝珠,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荒废了农桑。 老翁感慨,人们本可以像他一样,迎着风、晒着太阳,靠着简单的生活也能吃饱穿暖。想到这里,老翁像是扔掉了毫无价值的东西一样,把手中的荆鸡卵扔了出去,表达对这种疯狂逐利行为的不屑。
关于作者
唐代鲍溶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