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吴兴道中苕村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 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 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 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 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 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 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 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 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 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译文:

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早已厌倦了这漫长的行程。秋夜如此深沉,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一年那么漫长。 长时间地在外奔波,我格外珍惜时光,常常在鸡鸣之前就起身赶路。 傍晚时分,我盘算着今日的行程,最终把车歇在了苕川这个地方。 寒霜之中,水南的寺庙显得格外清冷,寺里传来的金色磬声,清脆而又空灵。 往昔我曾在这片山林之下,那时就萌生了归隐之心,向往着能像那在巢顶参禅的高僧一样,一心向佛。 我整日或醒或睡,精神恍惚,智慧就像那虚空中圆满的月亮,若有若无。 可这漂泊的羁旅生活打乱了我的计划,是继续前行还是留下来,实在难以两全。 看着自己如今的模样,回想起过往的事情,就好像是在青天之上梦游一般,虚幻又不真实。 明天出发时我会让随从停下,我要把心声寄托在琴上的弦音之中。 姑且写下这表达我这旅越之人心意的曲子吧,就把它叫做《思仙》。
关于作者
唐代鲍溶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