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中林子规啼,云是古蜀帝。 蜀帝胡为鸟,惊急如罪戾。 一啼艳阳节,春色亦可替。 再啼孟夏林,密叶堪委翳。 三啼凉秋晓,百卉无生意。 四啼玄冥冬,云物惨不霁。 芸黄壮士发,沾洒妖姬袂。 悲深寒乌雏,哀掩病鹤翅。 胡为托幽命,庇质无完毳。 戚戚含至冤,卑卑忌群势。 吾闻凤皇长,羽族皆受制。 盍分翡翠毛,使学鹦鹉慧。 敌怨不在弦,一哀尚能继。 那令不知休,泣血经世世。 古风失中和,衰代因郑卫。 三叹尚淫哀,向渴嘻流涕。 如因异声感,乐与中肠契。 至教一昏芜,生人遂危脆。 古意叹通近,如上青天际。 荼蓼久已甘,空劳菫葵惠。 谁闻子规苦,思与正声计。

译文:

在山林之中,子规鸟声声啼叫,传说它是古代蜀国的帝王所化。 这蜀帝为何化为鸟儿,啼叫起来惊惶急切,好似身负着深重的罪孽。 它第一声啼叫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叫得那万紫千红的春色都为之黯淡失色。 第二声啼叫在初夏的树林里,让那茂密的树叶都显得黯然无光,仿佛失去了生机。 第三声啼叫在凉爽的秋晨,叫得百草都没了生气,一片萧瑟。 第四声啼叫在寒冷的冬天,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始终不见放晴。 它的啼声让壮士的头发变得花白,泪水沾湿了美人的衣袖。 它的悲啼比寒鸦幼雏的叫声更让人伤心,哀伤之情甚至盖过了病鹤扑腾翅膀的哀鸣。 它为何要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这幽深的山林,羽毛都不能完好无损。 它心中满是悲戚,怀着深深的冤屈,地位卑微还忌惮着群体的势力。 我听说凤凰是百鸟之长,所有的鸟类都受它的制约。 为何不把翡翠的漂亮羽毛分给它一些,让它学得鹦鹉般的聪慧。 化解仇怨并非一定要动刀动枪,一声哀伤的啼叫也能延续情感。 可它为何不知休止,世世代代都啼叫得口吐鲜血。 古代的风雅之道失去了中正平和,衰败的时代就像那郑国和卫国的靡靡之音。 再三叹息那过度的淫靡哀伤,听到它的叫声我止不住地流泪。 如果因为这独特的声音而有所感触,那这情感就和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 最高明的教化一旦荒废,人们就变得脆弱易伤。 古人的深意叹起来与如今相贯通,就像直上青天那么高远。 苦菜和水蓼吃久了也觉得甘甜,子规空有那如菫葵般的善意也是徒劳。 谁能听闻子规的悲苦,好好思考一下用纯正的声音来引导呢。
关于作者
唐代鲍溶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