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荆娘写真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 青楼曈昽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 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 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 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 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牋替传语。 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 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 上清仙女征游伴,欲从湘灵住河汉。 只愁陵谷变人寰,空叹桑田归海岸。 愿分精魄定形影,永似银壶挂金井。 召得丹青绝世工,写真与身真相同。 忽然相对两不语,疑是妆成来镜中。 岂期人愿天不违,云𫐌却驻从山归。 画图封裹寄箱箧,洞房艳艳生光辉。 良人翻作东飞翼,却遣江头问消息。 经年不得一封书,翠幕云屏遶空壁。 结客有少年,名总身姓江。 征帆三千里,前月发豫章。 知我别时言,识我马上郎。 恨无羽翼飞,使我徒怨沧波长。 开箧取画图,寄我形影与客将。 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见生悲伤。 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

译文:

在章华台的南边,莎草长得十分整齐,长长的河流沿岸柳色葱茏,一直与那金色的堤岸相连。 青楼里刚刚透出朦胧的曙光,天还很早,满巷的梨花绽放,黄莺开始欢快地啼叫。 章台有位容颜如玉的姑娘年仅十六岁,年纪轻轻就擅长演唱《西梁曲》。 教坊的大使早就听闻她的名气,郢都的词人也对她的歌声赞美不绝。 有少年才子对她心生爱慕,每夜在高堂之上都梦着与她欢会。 他们用五铢香帔系成同心结,用三寸红笺来传递彼此的情意。 他们曾像池塘里相伴嬉戏的双鸳鸯,那茂盛的翠叶间散发着红莲的香气。 两人许下百年恩爱的誓言,哪怕一天不见面,心里就满是愁绪。 然而,上清仙女要去寻找游伴,她想要跟随湘水之神去往天河。 她只担心人间会发生陵谷变迁,只能空自感叹桑田变成沧海。 她希望能与情郎的精魄相系,身形相伴,永远像银壶挂在金井之上那般不离不弃。 于是她找来世上技艺绝伦的画师,画出的肖像与她本人一模一样。 两人忽然相对无言,就好像她化好妆站在镜子中一样。 谁能料到人心所盼上天也顺遂,她乘坐云车又从山中归来。 她把画像封好放在箱子里,洞房因此也变得艳丽生辉。 可没想到情郎却像向东飞去的鸟,只派人到江头来询问消息。 过了一年也没收到他的一封书信,翠绿的帷幕和云母屏风环绕着空荡荡的墙壁。 有位结义的少年朋友,姓江名总。 他驾着征帆要远行三千里,前个月从豫章出发。 他知道我分别时的话语,也认得我马上的情郎。 我恨自己没有翅膀能飞过去,只能徒然抱怨这茫茫的江水太长。 我打开箱子取出画像,把我的形影交给这位江姓朋友带去。 如今我容颜憔悴,已和画像不太相似,我怕你再次见到我会心生悲伤。 苍梧山、九疑山究竟在何处啊,那斑斑点点的竹上泪痕一直连着潇湘水。
关于作者
唐代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