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天无云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 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 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 从容难附丽,顾步欲澄鲜。 但见收三素,何能测上玄。 应非暂呈瑞,不许出山川。

译文:

天色渐晚,那天空一片深邃又苍茫的模样,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 天空的景象好似在青色的雾气之外划分开来,景色在红色的天际前到了尽头。 渐渐地,星星和银河的光芒开始显现出来,远方水面和树木上仿佛升起了淡淡的烟雾。 这天空悠然从容,难以有什么事物可以与之完美映衬,它顾盼徘徊,似乎想要展现出更澄澈鲜明的姿态。 只看见天空收敛了日、月、星三光的色彩,却怎么能够揣测那高远莫测的上天呢。 这无云的日暮天空景象,应该不是暂时呈现的祥瑞之兆,它就那样静静展现在山川之上,似乎有着更深的意味,不轻易展露全部的奥秘。
关于作者
唐代熊孺登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