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池怀古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 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 袁丝徒伏劒,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空留故池鴈,刷羽尚徘徊。

译文:

想当年这方圆三百里的园林区域啊,常常听闻帝王的车马往来之声。 清晨时分,旌旗在甬道上飘扬,热闹非凡;在燕台之上,箫鼓奏乐,一片欢宴的景象。 回想往昔,这里文人雅士吟诗赋文,氛围文雅,才华出众之人在这里从容游玩、交流。 园中的竹园,秋水清澈纯净;风苑之中,雪后的烟雾渐渐散开,景色优美。 然而,就像牛祸这种不祥之兆预示着灾祸即将发生,羊胜、公孙诡的阴谋才开始显露。 袁盎虽然敢于伏剑直谏,汲黯也一心为国却如同即将成灰般无力回天。 兴衰成败都有感于各种世事变迁,如今这里已然衰败沉沦,实在令人悲哀。 只剩下那故池中的大雁,还在那里梳理着羽毛,徘徊不去。
关于作者
唐代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