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南池 南池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邨。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译文: 细雨渐渐停歇,四周一片萧条冷落,那荒芜的堤岸环抱着一潭清澈的泉水。 我登上小船,那连绵的山峦仿佛紧挨着边塞一般扑面而来;分开泉水的小径一直延伸,连接着远处的村庄。 秋天的声响仿佛依附在树木的颜色里,月光的影子落在蒲草的根旁。 想要在这里长久停留却难以实现,不知以后的夜晚,这南池之景会不会常常进入我的梦乡。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