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 今与美人倾一杯,秋风飒飒头上来。 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 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 珠翠无非二八人,盘筵何啻三千客。 邻家儒者方下帷,夜诵古书朝忍饥。 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 一朝逸翮乘风势,金榜高张登上第。 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 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 人人仰望在何处,造化笔头云雨生。 东邻高楼色未改,主人云亡息犹在。 金玉车马一不存,朱门更有何人待。 墙垣反锁长安春,楼台渐渐属西邻。 松篁薄暮亦栖鸟,桃李无情还笑人。 忆昔东邻宅初搆,云甍彩栋皆非旧。 瑇瑁筵前翡翠栖,芙蓉池上鸳鸯鬬。 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 但教帝里笙歌在,池上年年醉五侯。

译文:

### 前半部分:岁月易逝与人生境遇反差 昨天我和美人相对着美酒,她那红润的容颜宛如鲜花,纤细的腰肢好似柔柳。如今又与美人共饮一杯酒,秋风飒飒,不知不觉中白发已爬上了头顶。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向东奔去,两鬓的头发禁不住岁月的催促,渐渐变白。东边邻居家盖起了百尺高的楼房,华美的匾额在阳光下光彩四射。那楼里侍奉的都是年轻美貌的女子,举办宴会时宾客何止三千人。 可邻居家有个读书人却正闭门苦读,夜晚诵读古书,早上还得忍受饥饿。他已经三十岁了还没能入仕做官,抬头望着东邻的富贵景象,这样的生活哪里是他能盼到的呢? ### 中间部分:时来运转与飞黄腾达 忽然有一天,他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借着风势,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高悬,一举高中。春天的礼部考试还没结束,冬天就已经登科了,他这如大鹏展翅九万里的势头,谁能比得上呢? 不到十年,他就官至宰相之位,门前车马往来,十分热闹。人人都仰慕他,他的命运就像造化弄人,在笔下如同云雨般变幻莫测。 ### 后半部分:世事无常与富贵兴衰 东边邻居家的高楼模样还没有改变,可主人却已经去世,子嗣还在。曾经的金玉财宝、车马都不复存在了,朱红的大门前还有谁会再来呢? 围墙反锁着长安的春光,那楼台渐渐归了西边的邻居。傍晚时分,松竹间有鸟儿栖息,桃李花依旧绽放,仿佛无情地嘲笑着世事的变迁。 回忆当初东邻宅院刚刚建成的时候,那高耸的屋脊、彩色的栋梁如今都已不是旧时模样。昔日玳瑁装饰的筵席前有翡翠鸟栖息,芙蓉池上鸳鸯嬉戏。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这一衰一盛的变化是多么漫长啊。只要京城中还有笙歌欢宴,这池边每年都会有达官贵人沉醉其中。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