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鹭𪆗绘画为图猥蒙见示称叹不足以诗美之

塞北虏郊随手破,山东贼垒掉鞭收。 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 劒拔青鳞蛇尾活,弦抨赤羽火星流。 须知鸟目犹难漏,纵有天狼岂足忧。 画角三声刁斗晓,清商一部管弦秋。 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

译文:

在塞北那片胡虏的郊野,石尚书随手一挥就将敌人击破;在崤山以东,那些贼人的营垒,他只需挥动马鞭便能一一收复。 像乌孙公主回到了秦地一般,和亲回鹘的公主在石尚书的努力下得以回归大唐;而英勇的石尚书就如同那骑白马的将军,威风凛凛地进入了潞州。 他拔剑而出,那剑好似青色的鳞片,剑刃灵动如活蛇的尾巴;拉弓射箭时,弓弦紧绷,射出的赤羽箭如同火星般飞驰而去。 要知道,他的目光就像精准的猎手,连鸟目大小的目标都难以逃脱,纵然有像天狼星那样凶恶的敌人,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清晨,画角吹响了三声,刁斗声也随之传来;秋天里,清商乐声悠扬,管弦乐器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到了将来,朝廷要在麒麟阁上绘制功臣的画像时,又有谁能比石尚书更有资格位居首位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