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致仕

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 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 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 唯是名衔人不会,毘耶长者白尚书。

译文:

我在洛阳城居住已经有十五年了,这期间对佛道的追求和世俗的种种牵累,它们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曾经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后来内心回转开始信奉佛教;如今在官场的事情都已经了结,到了该辞官归隐的时候了。 我们全家人都远离尘世,却从来没有感到过烦闷,靠着一半的俸禄来维持生活也绰绰有余。 只是人们不理解我如今的名号头衔,弄不明白我这既是像《维摩诘经》里维摩诘长者一样的居士,又是曾经的刑部尚书白乐天。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