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 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译文:

大家都在欣赏春天的景色,只有你格外怜惜春天的意趣。 这春天的意趣究竟是什么样呢,我这老头子可知道其中的滋味。 夜里蜡烛燃尽,漏壶的水也所剩不多,夜快要过去了;早晨被子暖和,让人更想多睡一会儿。 高台上的风轻柔而温和,池塘边的土地湿润松软。 花朵开放得晚,是在蓄积艳丽;黄莺懒于啼叫,似是饱含情思。 这春意仿佛惊讶于我们隔年的斋戒,又像是在劝我们迎接新春一醉方休。 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宴饮游玩呢,我心里盼着二月二这一天。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