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小阁闲坐 小阁闲坐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 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 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 二疎返故里,四老归旧山。 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 译文: 楼阁前面,竹子在微风中发出萧萧的声响;楼阁下面,溪水潺潺地流淌着。 我轻轻拂去竹席上的灰尘,卷起帘子,悠然地坐下,清凉的风就在这楼阁的内外之间轻轻吹起。 安静地聆听着,能听到新蝉欢快的鸣叫声;远远望去,可以看见飞鸟结伴归巢。 房间里,只有头巾挂在墙壁上,也没有客人来敲门打扰。 就像汉代的疏广、疏受叔侄二人辞官返回故乡,秦末的“商山四皓”回到旧山隐居一样。 我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追求闲适的生活,如今真的得到了这份清闲自在。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