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三首 一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饥来恣餐歠,冷热随所欲。 饱竟快搔爬,筋骸无检束。 岂徒畅肢体,兼欲遗耳目。 便可傲松乔,何假杯中渌。

译文:

陶渊明说过喜爱自己的草庐,我呀,也同样深爱着我的屋子。在这屋子里,有琴可以弹奏,有书能够阅读,它们刚好可以慰藉我这独居时的寂寞。 此时正值三月中旬,花朵纷纷飘落,庭院里的杂草都已变绿。屋舍顶上,晨鸠欢快地啼鸣,而我在窗下美美地睡了个饱觉。 睡够了就起身悠闲地坐着,直到天色渐晚才去梳头洗漱。今天又不是持斋的日子,厨房的小童送来了鱼肉。饥饿的时候,我便尽情地吃喝,不管冷热,完全随自己心意。 吃饱之后,畅快地挠挠身子,全身的筋骨都无拘无束。这哪里只是让肢体舒畅啊,还能让我忘却外界的纷扰。有这样的生活,我都可以去傲视松乔那样的神仙了,又何必再借助杯中的美酒来寻欢作乐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