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四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四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 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 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 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译文: 国家在皇帝的治理下,天下统一,呈现出一片清平的景象。皇帝的恩泽深厚,如同连理枝般紧密相连,他的圣明令人感动。 皇帝曾有像与贤臣相遇的吉梦(“九龄”指贤才,这里可能寓意皇帝渴望贤才辅佐),可臣民高呼万岁的声音,如今看来不过是虚幻之声了。 月亮低垂,仪仗队缓缓告别种植着兰草的道路。风声中,笳箫的声音被引向了那松柏环绕的帝陵。 我年老体弱,无法像古人攀附龙髯那样追随皇帝,只能像东周的太傅一样,满心都是伤感之情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