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闲

萧洒伊嵩下,优游黄绮间。 未曾一日闷,已得六年闲。 鱼鸟为徒侣,烟霞是往还。 伴僧禅闭目,迎客笑开颜。 兴发宵游寺,慵时昼掩关。 夜来风月好,悔不宿香山。

译文:

我潇洒自在地生活在伊水和嵩山之下,悠闲从容地仿佛和夏黄公、绮里季等商山四皓一般逍遥。 我不曾有过一天烦闷,到现在已经享受了六年的闲适时光。 我以鱼儿和鸟儿为伴,与烟霞美景常来常往。 有时候陪着僧人闭目参禅,有客人来访时我也能笑容满面地相迎。 兴致来了,我会在夜晚去游寺庙;慵懒的时候,白天就关上房门静处。 昨夜清风明月,景色十分美好,我后悔没有留在香山过夜。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