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七年春题府厅 七年春题府厅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 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译文: 我仕途失意,在三川地区做地方官,稀里糊涂地就过了四年。我以坦诚之心对待下属和百姓,摒弃了那些勾心斗角、设圈套探问的手段;用羞耻感来劝诫犯错之人,只是象征性地使用蒲鞭责打。我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公事,可又拿什么来抵我所领取的俸禄呢?虽然这不是什么令人向往的官职,但我在这里任职时间久了,也会妨碍贤能之士得到任用啊。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