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授宾客分司

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伊予再尘忝,内媿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 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 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 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 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 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 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

译文:

这份官职就如同秦汉时期隐居安逸的“四皓”一样悠闲安稳,在朝廷里属于清贵尊崇的三品之列。 而我却再次忝居其位,内心实在惭愧,觉得自己并非有才的贤哲之人。 每个月能拿到七八万的俸禄,没有一个月会少给。 我被分派到太子宾客分司这个职位上,又不用辛苦地去上朝参拜。 这样既可以凭借这份清闲来调养疾病,也能靠着自己的慵懒来隐藏自身的不足。 平日里和宾客朋友相处得十分从容自在,弹琴饮酒尽情地享受愉悦。 我有时会乘坐竹篮轿子到城外游玩,把马系在花前休息。 春天我六次游览了金谷园,冬天五次观赏了龙门的雪景。 我要是默默地不说话,谁能知道我过得如此快活呢。 可我要是把这些都详细说出来,又怕别人会来争抢这个职位。 或许会因此被当时的人嘲笑,说我苦苦地舍不得这个分司的职位。 其实我只在乎自己过得是否舒心,哪里会去在意这官职是冷是热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