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五首 出府归吾庐

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 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 家僮十余人,枥马三四匹。 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 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 况有清和天,正当疎散日。 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 心足即非贫,岂唯金满室。 吾观权势者,苦以身徇物。 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栗栗。 朝饥口忘味,夕惕心忧失。 但有富贵名,而无富贵实。

译文:

我从官府回到自己的家中,心境宁静,生活安逸又自在。 再也没有宾客前来拜见打扰,时不时会有僧人来询问我的身体状况。 家中有十几个僮仆,马厩里养着三四匹马。 我慵懒的时候能连着躺上十几天,兴致来了就接连几天出门游玩。 我出游喜欢去哪里呢?喜欢那嵩山的碧绿和伊水的波光粼粼。 况且此时正是天气清朗温和的时候,恰好也是我清闲自在的日子。 人能身心闲适,这本身就是最宝贵的,何必一定要追求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呢。 内心感到满足就不算贫穷,哪里是只有满屋子的金银才算富有。 我看那些追逐权势的人,苦苦地让自己为外物所累。 他们表面上权势显赫,炙手可热,可内心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早上饿着肚子却食不知味,晚上忧心忡忡害怕失去已有的一切。 他们空有富贵的名声,却没有富贵的实质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