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晚桃花 晚桃花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挍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译文: 有那么一棵红桃树,它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来,几乎要拂到池塘的水面了。四周是翠竹环绕,又有松树的树荫遮蔽着,这桃花便在傍晚时分才缓缓开放。 若不是这西斜的落日余晖,将桃花映照得清晰可见,恐怕都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若不是像我这样闲适的人,又有谁会注意到这悄然开放的晚桃花呢? 在寒冷贫瘠的土地上,树木想要成材就更加容易被人遗忘;贫寒人家的女儿,往往因为家境原因而婚嫁得很晚。 如今这桃花到了春末快要凋零的时候,又有谁会去怜惜它呢?还好有我这个白侍郎前来折下它的一枝,算是给它一点关注吧。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