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十四首 何处难忘酒七首 五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此时无一醆,何以骋雄豪。

译文:

在哪种情况下最让人想痛饮美酒呢?那就是立下的军功在众人之中最为显赫的时候。 立下大功后要返回家乡,军中报捷的文书随着大军一同前行,彰显着荣耀。在归乡的半路上,就被授予了象征着权力和荣誉的旌旗与节旄,这是何等的风光。 身边有美人相伴,她们伸出如嫩葱般洁白纤细的手,为自己斟酒。自己身着印着如桑椹般艳丽花纹的官袍,上面佩戴着闪耀夺目的金印。 在这样荣耀、得意的时刻,如果没有一杯美酒来助兴,又怎么能尽情展现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志豪情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