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译文:

夕阳西下,那艳丽的色彩比燃烧的火焰还要红;晴朗的天空,那澄澈的蓝色比染料中的蓝草还要鲜艳。 天空中云朵变幻,有的像各种野兽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初三的月亮,就像一张弯弓挂在天边。 北来的大雁勾起了我对远方的思念,它们仿佛带着天北的消息;水南传来的捣衣声,声声都充满了忧愁。 这一片萧条的秋日景象和氛围,我还没到年老就已经深深体会到了。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