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译文:

皇家园林里风光和烟雾都十分美好,洛桥中间的道路平坦又宽阔。 人们踢着蹴鞠,扬起的尘土都很少,刚下过泼火雨,天气初晴。 我昨夜醉酒,到现在脑袋还是昏沉沉的,清晨出来游玩,眼睛才渐渐明亮起来。 我年纪大了又慵懒,虽然能省不少事,但春天的美景还是勾起了我许多情思。 碰到友人就停下脚步,徘徊着交谈,随意地漫步去寻找花朵。 那些达官贵人骑着佩戴着金勒的连钱马,用精美的凿落杯往银质的酒壶里倒酒。 官府酿造的美酒,实在不用特意让人送来,那些歌舞伎又哪里需要专门去迎接。 舞女的腰肢哪里比得上柳枝婀娜,歌女的歌喉也不如黄莺婉转。 家乡真的很值得眷恋,时光怎么能轻易虚度呢。 这三年的寒食节,我都在洛阳城中度过。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