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十一 和春深二十首 十一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隐士家。 野衣裁薜叶,山饭晒松花。 兰索纫幽珮,蒲轮驻软车。 林间箕踞坐,白眼向人斜。 译文: 哪里的春光最浓郁美好呢?那要数隐居者的家中春色最迷人。 隐士穿着用薜荔叶子裁剪而成的衣服,仿佛与山野融为一体;吃的山间食物,是晾晒好的松花。 他用兰草搓成丝线,编织成幽静的玉佩佩戴在身上;坐着用蒲草裹轮的软车,出行平稳又自在。 闲暇时,他在山林间随意地伸开两腿坐着,一副不拘礼节的模样,还斜着眼睛,对世俗之人不屑一顾。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