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深二十首 十

何处春深好,春深经业家。 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 折桂名慙郄,收萤志慕车。 官场泥补处,最怕寸阴斜。

译文:

哪里的春光到深处最为美好呢?那要数那些苦读经书、致力于学业的人家了。 这些人一门心思只想着在科举考试中能考中太常博士一类的好名次,对曲江池畔那烂漫的春花美景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们要是在科举中折桂高中,会像郄诜那样感到惭愧,觉得自己还有不足;他们像车胤一样,有着收集萤火虫照明苦读的志向。 在这通往官场的备考之路上,他们就像在修补泥墙一样,一刻不停地积累知识。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时光匆匆流逝,每一寸光阴过去,都让他们倍感焦虑。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