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宿裴相公兴化池亭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 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 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 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译文: 我来到裴相公这兴化池亭中歇宿,一下子抛开了尘世的纷扰,仿佛忘记了这平津(裴相公官位类比汉代平津侯)之地是那重要的官途要地。 在晴朗的日子里,坐在松阁之上,抬眼便能清晰地看到不远处秀美的山色;秋日时节,石渠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那潺潺的水声听起来格外清新悦耳。 想那汉代公孙弘(孙弘)的相府,总是热闹非凡,往来的都是达官贵人,根本没有清闲之人的容身之处;又像傅说被殷王启用后忙于国事,他所乘坐的那能济世的舟船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 这哪里比得上裴相公在选拔人才、治理国家之外,还特意开辟出这池馆来款待亲朋好友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