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 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 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 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 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 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 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译文:

我仕途失意,为官的热情早已消磨殆尽,美好的时光也已接近尾声,一片萧条景象。 我打算离开这南方之地,离开前又登上城北的齐云楼再看一看。 重叠起伏的山峦和江水,显得无比壮观;平展铺开的城镇,看起来十分宽广。 这里人口稠密,比扬州府还要热闹,街市的繁华程度能赶得上半个长安城。 高耸入雾的山峰,仿佛在云雾中消失了;穿过云霞的阳光,也只剩下残晖。 水面波光粼粼,漾起一片红色;树木郁郁葱葱,满眼皆是绿色。 我在这里大概也留下了一些值得百姓怀念的政绩,此刻也深情地回忆着往昔的欢乐时光。 因病而舍弃官职还算容易,可年老了要与朋友分别却实在太难。 九月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暑热,西风也还没有带来寒意。 我在齐云楼的北面,靠着栏杆站了大半天。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