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西武丘寺八韵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猨覰怪鸣珂。 摇曳双红斾,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译文:

我对西武丘寺总是百看不厌,闲暇的时候就会来这里游玩一番。 我坐着小船,在云雾缭绕如仙岛般的水域中迂回前行,那寺中的楼阁在如烟似萝的山林间若隐若现地露了出来。 沿着小路前行,周围是青松投下的斑驳影子,寺庙的门正对着那泛着白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水中的鱼儿突然跳出水面,惊到了手持蜡烛的人;猿猴好奇地看着我们,对马身上的铃铛声感到十分奇怪。 那随风摇曳的两面红色旗帜十分醒目,身旁还有十位身姿轻盈、容貌美丽的歌女相伴。 寺里的香花似乎也在映衬着歌女们华丽的衣裳,而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都好像有意避开了我们欢快的笙歌乐声。 我治理这个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来游山的次数有多少呢?算一算,一年大概来十二次,这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