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余。 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 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 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 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 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 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

译文:

最近这一个多月,我停止食用带有腥血的肉类以及各种荤素菜肴。 虽然我的肌肤变得消瘦了些,但内心却充满了清净虚空之感。 身体舒适自在,我能通宵坐着也不觉得困倦;头发懒得梳理,隔一天才打理一次。 眼前没有那些世俗繁琐的事物打扰,这就如同身处僧人居住的地方一般,十分清幽。 水榭那里,清风从远处徐徐吹来;松廊这边,刚下过一场雨。 我撩起帘子,让筑巢的燕子自由出入;还投放食物,喂给池塘里的鱼儿。 我和那些喜欢一同闲游的伙伴已经分别很久了,他们还频繁地写信来询问我的身体状况。 不知道在湖州和越州任职的你们,半为官半隐居的兴致如何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