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 臯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译文:

我为了追逐胜景,把原本在早晨举行的宴会换了时间和地点继续,为了尽情欢乐,也顾不上按时结束公务。 宾客僚属们大多是前来辞谢的客人,骑马相随的侍从大半是吴地的美女。 一路游玩,尽情地欣赏春日美景,归来的时候,月光正好洒在身上。 城市的阴影中有一条笔直的道路,道路两旁摇曳着两行倾斜的烛焰。 东风率先催促着柳树发芽,南方温暖,寒霜都无法让花朵凋零。 路过臯桥时,看到那里有人在夜里卖酒,不知那亮着灯火的是哪户人家。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