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中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水天相接之处一片深碧的颜色,显得那么深沉静谧。树木的影子和天边的霞光相互交织,重重叠叠,深邃迷人。 那寒冷的水波中倒映着月亮,整个湖面就像铺开了千顷光洁的白绢。挂满了带着霜意的新鲜橘子的果树,犹如万株闪烁着金光的珍宝。 幸好没有官府的公文琐事来烦扰,那不妨尽情地沉醉一番。就算周围有笙歌乐舞,也不会妨碍我吟诗抒怀。 这十只装饰精美的画船要在哪里停泊过夜呢?就停在那洞庭山的山脚、太湖的中心吧。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