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渡淮 渡淮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 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 春浪櫂声急,夕阳帆影残。 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 译文: 淮河向东南方向浩浩荡荡地流淌,水面十分宽阔,就算没有风,想要顺利渡过淮河也并非易事。 岸边刚刚升起的一缕孤烟,直直地冲向天空;极目远眺,远处的树木在视野里大多呈现出圆形的轮廓。 春天的淮河上,波浪涌动,船桨划动水面的声音急促而有力;夕阳西下,那渐渐远去的帆影也显得残破而黯淡。 这清澈的淮河水,应该最适合倒映着明月的美景了。在这个夜晚,我要再次吟诵诗篇,好好欣赏这淮河的月色。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