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寓居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 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 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译文:

在洛阳的寓所里,秋日的馆舍格外清凉,我为了解除烦闷而读书消遣。 夜晚,我独自静静地坐在幽僻的窗前,抚琴弹奏也不是为了给别人欣赏,只是自我慰藉。 我变得慵懒起来,常常放弃那些游玩宴乐的活动;随着年纪渐长,去朝廷上朝对我来说也越来越困难。 禅房的僧人劝我把酒戒掉,道观的道士劝我辞去官职。 好在渭水曲折处的庄园还在,我在钱塘为官时的俸禄也还有一些剩余。 如果我现在能够就此归乡隐居,也不至于会遭受饥寒之苦啊。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