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幷。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译文:

在这丰收之年的寒食节,洛阳城一片美景如画。咱们三位府尹身体都强健硬朗,寒食连着七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我们去东郊踩踏嫩绿的青草,到南园攀折那鲜艳的紫荆花。春风吹开了如同火焰般艳丽的海石榴花,露珠从木兰花瓣上悄然坠落。 虽说春天仿佛已经过了一阵子,但实际上春光依旧未老。我们多次设宴欢聚,日子过得十分畅快。宴会上美人的珠翠首饰与花丛的影子相互交融,管弦乐声与潺潺水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 这样美好的聚会实在是不容易遇到,良辰美景也很难同时出现。听到吟诗声我们暂时停下歌舞,看着舞蹈时手中的酒杯也慢慢端起。 如今米价便宜得就像泥土一样,美酒的味道比饴糖还要浓郁香甜。在这样的时刻如果不尽情喝醉,只怕会辜负了这一生的时光。 冯、李二位少尹,你们如此殷勤,各自捧着一只银酒杯来劝酒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