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 精麤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 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 或饮茶一醆,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 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 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偶作二首 二
译文:
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起床洗漱梳理,整理好衣裳后进入佛堂。
静静地待着,心中没有其他杂念,只是对着一炉袅袅香烟。
太阳升高了才开始吃饭,吃的也并非是那些山珍海味。
不管食物精细还是粗糙,只要有得吃,也足够填饱肚子了。
中午时分,我摘下头巾发簪,悠闲地躺在窗户下的床上休息。
清风吹来,飒飒作响,这样躺着仿佛能回到上古羲皇时代一般自在。
傍晚时分,我拄着手杖,穿着鞋子,到树林和池塘边散步。
有时喝上一杯茶,有时吟上一首诗。
太阳落山后,很多时候我就不再吃东西了,偶尔也会小酌一杯。
用什么来打发这悠闲的夜晚呢?就听一曲《秋霓裳》吧。
一天分为五个时段,我的作息大致都很有规律。
我暗自欣喜年老之后身体还算康健,也不嫌弃这看似清闲实则有事可做的生活。
是非对错都已贯通明白,自己的身世也都可以相互忘怀了。
要是问这是什么地方,这里就是无忧无虑的“无何乡”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