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蔼蔼春景余,峨峨夏云初。 躞蹀退朝骑,飘飖随风裾。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与一道士,出寻青谿居。 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 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 但媿烟霄上,鸾凤为吾徒。 又慙云林间,鸥鹤不我疎。 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 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以此送日月,问师为何如。

译文:

春天的景致还残留着几分温馨和柔美,夏天的云朵刚刚开始在天空中巍峨耸立。 我迈着小步骑着马从朝堂退下,衣摆随风轻轻飘动。早晨我跟随着四位丞相,进宫朝拜站在那洁白如玉的殿前台阶。傍晚时分,我和一位道士一起,外出寻找那青溪旁的居所。 做官隐居原本就有相通之处,在朝廷和在山野又有谁说一定有天壤之别呢?只要心中有道,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能感到安适,忘却了世俗的机巧权谋就不会有外在的忧患。 只是我感到惭愧啊,在那高入云霄的地方,有像鸾凤一样高洁的同僚。又惭愧在那云雾山林之间,鸥鹤这样的闲适之物也不疏远我。 我坐着尽情地喝了几杯美酒,然后卧倒头枕着一卷书籍。兴致正浓时我昏昏沉沉,睡醒之后内心一片闲适自在。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发时光,我问老师您觉得怎么样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