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自劝二首 一

稀稀疎疎遶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醆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就暖移盘簷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译文:

稀稀疏疏的竹子环绕着篱笆,一座窄小的屋子正对着阳光。 屋子里面有个晒着背的老翁,他随意地坐着,身体仿佛土木一样一动不动。 到了傍晚,半炉烧着麸炭的火散发着暖意,深夜里,一盏罩着纱笼的烛火摇曳。 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年当官对百姓有没有益处,二十年来一直享受着朝廷的俸禄。 天气冷了,我把餐盘移到屋檐下晒太阳吃饭,为了防寒,裹着被子在帷幕中安睡。 我作为刑部官员,每月俸禄有八九万钱,这可不仅仅是让自己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啊。 我要勤勉地拿着朱笔处理案件,挂念着那些在边疆受苦的百姓,更不能让饥寒交迫的囚犯长期滞留在狱中无人过问。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