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 忆我苏杭时,春游亦多处。 为君歌往事,岂敢辞劳虑。 莫怪言语狂,须知酬荅遽。 江南腊月半,水冻凝如瘀。 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 女墙城似灶,雁齿桥如锯。 鱼尾上奫沦,草芽生沮洳。 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 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四野万里晴,千山一时曙。 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 善恶有惩劝,刚柔无吐茹。 两衙少辞牒,四境稀书疏。 俗以劳俫安,政因闲暇著。 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豫。 寻幽驻旌轩,选胜回宾御。 舟移溪鸟避,乐作林猨覰。 池古莫耶沈,石奇罗刹踞。 水苗泥易耨,畬粟灰难锄。 紫蕨抽出畦,白莲埋在淤。 萎花红带黯,湿叶黄含烟。 镜动波飐菱,雪回风旋絮。 手经攀桂馥,齿为尝梅楚。 坐并船脚欹,行多马蹄跙。 圣贤清浊醉,水陆鲜肥饫。 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 虽微五袴咏,幸免兆人诅。 但令乐不荒,何必游无倨。 吴苑仆寻罢,越城公尚据。 旧游几客存,新宴谁人与。 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 江上易优游,城中多毁誉。 分应当自尽,事勿求人恕。 我既无子孙,君仍毕婚娶。 久为云雨别,终拟江湖去。 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轝。 两心苦相忆,两口遥相语。 最恨七年春,春来各一处。

译文:

### 译文 送春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在山阴的官署之中。 回忆我在苏州和杭州任职时,也有许多春游的好去处。 我为你歌唱往昔的经历,怎敢推辞这劳神的事儿。 别怪我言语张狂,要知道我这是急于和你唱和。 江南到了腊月中旬,水冻结得如同淤血一般。 冬日的景色还一片苍茫,温和的春风却已开始吹拂。 城墙上的矮墙像炉灶,曲折的桥好似锯子。 鱼儿在漩涡中摆尾游动,草芽在水泽中生长出来。 太簇律管预示着春天来得迟缓,羲和驾驭的太阳运行得缓慢。 木制的龙形器具催促着雨水润泽大地,土牛也在助力迎春。 雨师轻柔地洒下细雨,云将飘飘然地在空中飞舞。 四方原野万里晴空,千山在一瞬间迎来曙光。 杭州的土地美丽又安康,苏州的百姓富足且人口众多。 对善恶都有奖惩劝诫,处事刚柔相济不欺软怕硬。 官府衙门里很少有诉讼文书,辖区内也很少有公文往来。 百姓因为官府的慰劳安抚而安定,政务因为闲暇得以彰显成效。 我时常登上仙亭眺望风景,也会到虎丘去游玩。 为了探寻幽静的地方停下旌旗车驾,挑选美景之处款待宾客。 船移动时溪中的鸟儿纷纷躲避,奏起音乐时林中的猿猴也会张望。 古老的池塘里莫邪剑早已沉没,奇异的石头好似罗刹盘踞。 水田的禾苗在泥里容易除草,畲田的粟米在灰土中难以锄耕。 紫色的蕨菜从田畦中抽出,白色的莲花埋没在淤泥里。 枯萎的花朵颜色暗淡,湿润的叶子带着如烟的黄色。 水面如镜,水波荡漾着菱角,雪花般的柳絮随风回旋。 我亲手攀折过散发着香气的桂花,品尝梅子时牙齿都被酸倒。 坐着时船身倾斜,行走时马蹄常被绊瘸。 与圣贤们一同沉醉在清浊的美酒中,尽情享用着水陆的鲜美佳肴。 生鱼片用芥酱调味,水葵拌着盐豉。 虽然没有得到百姓如“五袴歌”那样的称赞,但也幸免于百姓的咒骂。 只要游乐不过度荒废,又何必出游时毫无拘束呢。 我在吴苑的任职已经结束,你还在越城任职。 过去一同游玩的朋友还有几个在世呢?新的宴会又有谁能与我一同参加? 不要像孔融那样独自空举酒杯,也别像何曾那样挑食不肯下筷。 在江上游玩容易悠闲自在,在城中却多有毁谤赞誉。 凡事理应自己尽力而为,做事不要奢求别人的宽恕。 我没有子孙,你已经完成了儿女的婚娶之事。 我们长久地分隔两地,就像云和雨难以相聚,最终还是打算一同归隐江湖。 范蠡有扁舟可以遨游五湖,陶潜有竹轿可以自在出行。 我们两人内心苦苦思念着对方,虽然相隔遥远却好像在遥遥对话。 最遗憾的是这七年的春天,每年春天我们都各自一方。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