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祝苍华

日居复月诸,环回照下土。 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 禀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 痛饮困连宵,悲吟饥过午。 遂令头上发,种种无尺五。 根稀比黍苗,梢细同钗股。 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 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 余者能有几,落者不可数。 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苍华何用祝,苦辞亦休吐。 匹如剃头僧,岂要巾冠主。

译文:

时光匆匆啊,日子一天天、一月月地流转,太阳和月亮循环往复地照耀着大地。 岁月无情,让我原本乌黑如云的头发,渐渐变成了根根白发。 我天生体质就很虚弱,养生之道也全然不懂,过得马马虎虎。 常常通宵达旦地痛饮美酒,喝得酩酊大醉;又时常悲愁地吟诗,饿到午后也顾不上吃饭。 就这么折腾下来,我头上的头发变得稀稀落落,没有一处能留到一尺五那么长。 头发的发根稀疏得就像田间的黍苗,发梢细得如同女子头上的钗股。 这可不是因为缺少油脂来润泽头发,也不是因为栉风沐雨损伤了发质。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心中悲伤太多,内心焦虑,才让头发如此衰落。 剩下的头发已经没多少了,掉落的头发更是数也数不清。 我这秃掉的地方就像喜鹊为牛郎织女搭桥时留下的空缺,掉落的头发就像乌鸦换羽时纷纷落下的羽毛。 苍华啊,你就不用再祝福我头发繁茂了,那些苦苦劝我的言辞也别再说了。 我如今就像个剃了头的和尚,哪里还需要头巾帽子来装饰头发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