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晨霞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 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㧞,大悲忘辛勤。 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 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 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译文:

你吟唱着仙氏的真谛,我则歌颂着慈氏的至理。 慈氏(弥勒菩萨)发起了真诚的大愿,心系这阎浮提世界的芸芸众生。 他向左召唤来大迦叶尊者,向右邀请桓提因(帝释天)。 让千万尊菩萨纷纷化现,还有百亿的鬼神都被召集。 上至那无形无相的世界顶端,下到承载世界的风水轮。 无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各类生灵,那些繁多的生命形态实在难以一一说尽。 慈氏菩萨立下宏大的誓愿去拯救众生,怀着大悲之心忘却了自身的辛勤劳苦。 他不会去区分众生是善还是不善,哪里会计较是冤仇还是亲人。 他要拨开那些如同盲人般众生的双眼,让他们摆脱烦恼的尘埃。 用智慧的光芒像太阳一样照亮众生,用甘露般的法雨洒向众生。 在同一时间度化千个世界的众生,世间万法都无法与他的这种慈悲和功德相媲美。 我想问一问晨霞子啊,你觉得这样的度化众生之举,和朝拜天帝相比又如何呢?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