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西园

闲园多芳草,春夏香靡靡。 深树足佳禽,旦暮鸣不已。 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 爱彼池上桥,独来聊徙倚。 鱼依藻长乐,鸥见人暂起。 有时舟随风,尽日莲照水。 谁知郡府内,景物闲如此。 始悟諠静缘,何尝系远迩。

译文:

郡中的西园里,生长着许多芬芳的小草。在春夏时节,它们散发着轻柔而弥漫的香气。 茂密的树林里有很多可爱的鸟儿,从早到晚叫个不停。 园门掩映在松竹之间,庭院里的小径从兰草和白芷丛中穿过。 我特别喜爱那池水上的小桥,常常独自前来,在桥上徘徊。 鱼儿依傍着水藻,欢快地生活;鸥鸟看到有人来,暂时飞了起来。 有时候小船随着风儿飘荡,一整天都有莲花映照在水面上。 谁能想到,在这郡府之内,竟有如此清幽闲适的景致。 我这才明白,喧闹与宁静的缘由,其实和距离的远近并没有关系。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