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南迁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 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 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 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飓风千里黑,䕭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 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 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

译文:

我跟你说说南方的事儿,你可能不太愿意听。因为我自己曾在那里吃了不少苦,所以忍不住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想起南方,那焚烧山林之处让我为云梦泽担忧,波涛汹涌时我会忆起洞庭湖。春天烧荒时烟雾滚滚,秋天瘴气弥漫,露水阴沉昏暗。 那里的蚊虫即便到了冬天也不会死,鱼龙在快要下雨的时候浑身散发着腥味。水里的水虫能含沙射影害人,山里的鬼怪懂得隐藏身形。大蟒蛇在洞穴里摆动着尾巴,毒鸩鸟的羽毛在林间飘落。 飓风刮起来,方圆千里一片漆黑,䕭草四季都是青绿的。你就像那被弓弦声惊吓到的大雁,坐的船如同被波浪抛弃的浮萍,漂泊不定。 谁能劝你开口欢笑,又有什么办法能安慰你这漂泊在外的人呢?你千万不要把琴离身,还要时常让酒瓶装满酒。大概从这里去了南方后,还是沉醉着好,别太清醒。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