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白居易 卜居 卜居 1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白居易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译文: 我在京都做官已经有二十年了,一直处于贫困之中,竟找不到一处可以安于贫困的地方。 我常常羡慕蜗牛,它尚且有自己的壳可以栖息;我觉得自己还不如硕鼠,人家懂得给自己找个藏身之所。 如今我只希望能有像锥尖那么小的一块立足之地,免得像那漂流在水上的木偶人一样居无定所。 只要能说那是我的房子,我心里就满足了,哪里还敢嫌弃它狭小简陋,又处在喧闹多尘的地方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