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 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 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 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译文:

自从和东林寺分别,已经过去了三个春天。每到春天,我总是像思念亲人一样回忆着在那里的时光。 过去我曾是头陀会里的一名自在闲散之人,如今却成了供奉朝堂班列中的老臣。 我早已远离了那清净之地,告别了一同在佛前诵经、相伴于香火间的僧友。在这尘世的劳碌中,我苦苦思索,却难以探寻到虚幻如泡沫般的自身本质。 最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曾经和僧友们在桥上题下名字的地方,当初一同题名的十八个人,如今却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人了。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