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已来出处之意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沈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 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 先生乌几舃,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 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 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 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虵冈。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 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 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荅宠光。 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 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场。 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 会应归去在,松菊莫教荒。

译文:

我知道自己进谏也对国事没什么补益,被贬官也是理所应当。 我既然没办法辅佐圣明的君主,那就只好去侍奉佛祖了。 那些高僧大德加入了新的僧社,而我却离开了原来朝廷里那些同僚。 我迟疑不决地告别了朝廷,被佛法吸引着走向西方(佛教所指的方向)。 我在双林寺住了下来,还建了一座草堂。 平整了通行的道路,安置好坐禅的床。 把手版当作枕头,把头巾挂在墙上。 我穿着乌皮几头鞋,像居士一样身着白衣。 一整年我何曾烦闷过,这辈子也不打算忙碌了。 我消除了残存的世俗梦想,换去了旧有的世俗心肠。 这世间充满了烦恼,我的身心也早已受到损伤。 曾经就像被风掀起的波浪,如今就像被阳光融化的霜雪。 我明白了自己的道应该适可而止,偶尔也还没忘记君主的恩情。 忽然就承蒙朝廷颁布诏书,我既感谢又接受了新的任命。 就像莲花在平静时才依靠着水,葵花枯萎了还仰望着太阳。 原本还打算和僧友们晚上相聚,可我却清晨就要乘马出发。 我这一去就好像去寻找前世,这一来就如同告别故乡。 我低垂着眉离开了鹫岭,脚步沉重地走下虵冈。 庐山渐渐在视线中远去,我越发发愁这峡路漫长。 香炉峰隐隐约约,巴字形状的江水茫茫一片。 我把瓢挂在庭院的树上,把经书收放在屋梁上。 春天时我离开了种着红芍药的花圃,夏天就想念起白莲塘。 我只想抛开尘世的事务,可拿什么来报答朝廷的恩宠呢? 我有和高僧们相聚的期待,却没有像龚遂、黄霸那样的政绩。 南方的秋天依旧炎热,西斋的夜晚暂时凉爽。 我闲来吟诵着四句偈语,静静地对着一炉香。 我身体老去就像要埋入山丘,内心空明就是修行的道场。 我想找僧人做我去时的同伴,留下俸禄作为回来的盘缠。 我要告诉山中的好友们,请看那竹下的房舍。 我一定会回去的,别让松菊荒芜了。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