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猨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译文:

在三月的末尾,我惆怅地遥望着慈恩寺,紫色的桐花纷纷飘落,鸟儿在欢快地啼叫着。 我确实明白你在这春日于曲水之畔想起了我,可无奈我像被贬长沙的贾谊一样,年纪渐长却还没能回到家乡。 赤岭上传来猿猴的哀鸣声,仿佛在催促着我头发变白;黄茅岭弥漫的瘴气,改变了我原本红润的容颜。 谁说南方没有霜雪呢?这忧愁啊,早已化作霜雪布满了我这个愁人的鬓发间。
关于作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纳兰青云